重要!新个税法实施首周,已有3人被刑拘!因为做错这件事!
这几天,使用最高频的APP,就属“个人所得税”APP了,大家都陆陆续续在注册并完善个人信息,填报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附加扣除内容。不过,刚刚有小伙伴反映在完成注册后,突然发现“被就业”了?
小编提醒:
在填报“个人所得税”APP时,建议您到APP的”个人中心查看任职受雇信息,如果发现显示的单位不是自己现在任职的单位,可以点击该信息右边的申诉按钮,对该条信息发起申诉,可以在APP上在线提交申诉。如果确认自己的个人信息已被冒用(显示的就业单位是您实际从未就业过的单位),您可以选择报警。
某单位员工陈先生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系统个人中心“任职受雇信息”一栏中,自动出现了两家单位,一家的确是目前就职的公司,而另一家显示在天津的企业,却完全是陌生的,思来想去都没有任何印象。
一位网名为“Asaikana”的网友在其个人微博也反映:“装了国家税务总局的个人所得税app。结果填完一看,里面的我的任职受雇信息里,竟然除了本职工作,还多了一家完全不认识的上海的食品公司,和我一点交集都没有。”
相关专家表示,如果该网友能够100%确认该公司此前从未和他发生过经济往来,那么他很可能是遭遇了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的情况。
上述网友还写道,“竟然查到我从2015年开始就被挂在其他的单位了,2017年开始在这家食品公司每个月都有0纳税的记录。”
相关专家表示,首先要排除该网友确实和这家公司产生过经济往来的可能性,包括被朋友将个人信息借走使用等情况。如果上述可能性能够排除,那么这位网友的个人身份信息就很可能被个别企业进行虚假申报,以达到偷逃企业所得税的目的。举例来讲,某企业多为一名这样的“影子员工”虚报一份不存在的“工资”,就可以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多抵扣一份。
这种个人身份信息被企业盗用虚报个税的案例此前也曾出现,多发生于在校大学生身上。
如2018年,江苏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就曾发生大规模学生信息泄露事件,上千名学生信息被不法企业盗用。经调查发现,泄露信息的学生人数超过2600名,企业涉及省内多地,信息疑被企业用于偷逃税款。
怀德学院的某2018届毕业生当时在江苏省网上税务局发现还未找到工作的自己竟已在一家名为“江苏宏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企业“上了班”,企业还为他申报了每月3500元的个人收入。他的很多同学均发现自己“被入职”了“鼎宏汽车保险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奥鲁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常州科太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等多个公司,上报的个人月收入都在3500元左右。
个人身份信息被企业盗用进行个人所得税虚假申报会有什么危害?相关专家表示,由于新个税法明确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为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如果信息被盗用,可能导致该纳税人年度综合所得升高,最终影响个税缴纳。
新个税法实施首周596名大学生“被入职”?
上海警方:遭冒用虚开劳务发票,3人落网
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备受大家关注,新税制首次增设6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税务的惠民政策。就在查询个税信息时,家住闵行的顾女士却发现正在国外读大学的女儿“被入职”了一家公司。
大学生怎么会成为陌生公司的“员工”?
闵行警方调查发现,系浙江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为他人代开劳务增值税发票时,冒用了596名学生的身份信息。目前,张某、冯某、彭某三人因涉嫌虚开发票已被闵行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2018年12月27日的下午,顾女士与远在美国学习的女儿小丽微信聊天时,得知女儿加入了一个百人聊天群,群里都是女儿同一个学校2014届的同学,且大家都有一个相同的遭遇:在查询个税时已经“被入职”,身份信息遭冒用。
根据小丽表述的情况,顾女士立刻下载了“个人所得税”APP,经过查询顾女士发现,小丽于2018年8月1日起被浙江平湖市一家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雇佣。明明身在美国求学且从未工作过,小丽是如何与国内的单位产生雇佣关系的?顾女士立即来到了莘光派出所报案。
接到报警后,莘光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了调查。根据顾女士反映的情况,民警找到了小丽的几位同学,调查发现他们的身份信息也都被冒用,而且雇佣关系都是浙江平湖市一家人力资源公司,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经过缜密调查,民警证实确为该人力资源公司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
原来,冯某的人力资源公司有开具劳务类增值税发票的资质。除了明面上的业务外,冯某也干着为他人代开劳务类增值税发票,从中赚取好处费的勾当。另一名嫌疑人张某作为中间人,经常会介绍“客户”给冯某,并收取相应的介绍费。
2018年8月11日,经由张某介绍,冯某受装潢老板彭某所托需要开具一张200多万的发票。因为金额数较大,按照规定需要提供大量的身份信息。根据警方调查,本案中,冯某共冒用了596名学生信息。
这么多的学生个人信息从何而来?据犯罪嫌疑人到案后交代,这些学生信息都是来自张某。因张某妻子曾在某学校从事教务工作,在电脑里存有大量的学生信息资料,其中包含了学生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为图私利,张某竟将其中596名学生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直接复制转发给了冯某,伪造他们“入职”劳务公司的假象,直接去申报了发票。
目前,张某、冯某、彭某三人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被闵行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填报个税APP
发现信息被冒用怎么办?
这几天,使用最高频的APP,就属“个人所得税”APP了,大家都陆陆续续在注册并完善个人信息,填报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附加扣除内容。
不过,有没有人在完成注册后,突然发现“被就业”了?
某单位员工陈先生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系统个人中心“任职受雇信息”一栏中,自动出现了两家单位,一家的确是目前就职的公司,而另一家显示在天津的企业,却完全是陌生的,思来想去都没有任何印象。
税务部门说,目前的确已收到不少类似情况的反映,受雇信息中出现多家单位,有两种可能性:
一、的确曾经受雇
建议纳税人先回忆,是否和相关企业有过任职关系或者发生过资金往来,企业以你的身份进行过个税代扣代缴,如有,那么系统是会自动进行一人式信息归集。没关系,这不会有什么影响,填报六项附加扣除信息时,只要在最后一步“申报方式”上,选择自己目前任职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就可以。
二、信息被冒用
如果的确想不起有任何往来,怀疑是曾经泄露过身份信息被盗用,可以选择在线申诉;目前APP已在"查询"中开通异议处理模块,纳税人可以进入,写明申诉原因等并在线提交。
税务部门会有工作人员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登记在案,并流转到相应部门去核实调查,进行处理;在这过程中,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比如正常申报,包括六项政策的抵扣和享受,都不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