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正确
一个人的能力在职场上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学习,也就是输入。
第二个层面是执行,也就是输出。
在学习与执行之间,还有一个层面,就是决策。简单说,就是做决定:
场景一:你正忙得焦头烂额,同事的工作需要请你帮个忙,你要不要帮他。
场景二:你有一个很好的跳槽的机会,上司却许诺更高的薪水留你,你怎么办?
场景三:你大学同学想找你合伙创业,你要不要创业,要不要跟他合伙,要不要按他设想的方向?
上面的几个常见例子不难发现,决策跟学习和执行很不同:
首先,需要你做决定的事通常非常纠结,要在几个难判优劣的选项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这些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对别人合适的作法,你却未必。
其次,学习的结果是理解,执行的结果是完成,这些都有即时反馈,只要你不自我欺骗,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的奖励和错误的惩罚。
但决策的结果是好是坏,目前很难判断,你永远不知道你放弃的选项会不会更好。
最重要的不同:你的决策信息是不完备的——完备了就不叫决策,而是执行了。
比如上面场景二“你有一个很好的跳槽的机会,上司却许诺高薪留你”,想要做出科学明智的决策,你必须判断出现出上司是真的想留你,还是假意留你,再找新人替代你——而想要准确地判断出这一点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学习是找到前人开好的路,执行是沿着这条路坚定地下去,那么,决策就是在无数条不知道通向何方的路中,选择一条最可能的。
用结果倒推决策
假如你置身浓雾中的丛林,只依稀通过太阳辨别方向,你发现此刻正确的方向上泥泞一片,前方不知道有什么。
选择这条道路,短期内,你不一定会做对,所以是“模糊的”,但你总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在走,所以又是“模糊的正确”。
在相反的方向有一条大路,选择这条道路,短期内,你会走得很好,所以是“正确的”,但你并不知道这条路将把你带向何方,所以它是“正确的模糊”。
道理很容易接受,能成功的人都是能走到最后的人,能走到最后的人,又都是选择前者——“模糊的正确”的人。
但现实却很遗憾,大部分人都会放弃“模糊的正确”去选择后者——也就是身边能看得清却不知道通向何方的路。
其实,“模糊的正确”理念不是心灵鸡汤,它是通过逻辑推理出来方法。
“模糊的正确”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决策条件是模糊的”。
以“你有一个很好的跳槽的机会,上司却许诺高薪留你”为例,之所以说“决策条件模糊”,因为新东家开出的薪水是确定的,但新环境是不确定的;留在原公司的工作是确定的,但老板的真实意图又是不确定的。
所以这两个选项,你无法判断优劣——如果你一下子就做出了选择,那就不能算是决策,而是执行了。
在这种模糊的条件下,大部分人的直觉都是要“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想方设法去判断“老板说的话会不会当真”,或者“新公司到底好不好”,然后再去比较。
可正是这个直觉思考,让你背离了“模糊的正确”的决策理念,你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假如你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老板是个说话算话的人,你最后决定放弃跳槽,到了年底也顺利加薪,这个结果似乎是好的。
但判断一个决策是否成功,并非是看结果的好坏,而是检验当初的决策目标是否实现。
比方说,你出门前认为天要下雨,带了把雨伞,可天反而出了大太阳,刚好用来遮阳,但这个结果也改变不了你决策错误的事实。
在本例中,这个目标就是你当初跳槽的原因。如果你只是为了加薪,那这个决策就是成功的;如果你跳槽另有目的,这个决策就不成功——你被后来遇到的“模糊条件”给带到沟里去了。
有人说,就算决策不成功,我还是加到薪了,还是赚了啊。
错误的决策反而带来了当下看比较好的结果,这正是大部分人不愿选择“模糊的正确”的原因。用结果倒推决策,这更是大部分人的直觉思考。
想要知道这种思考方法的危险性,我们就要知道“决策目标漂移”这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目标漂移
消费者在消费决策中,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目标飘移,鬼使神差地买回一堆原来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老婆和老娘掉水里应该先救谁”这个经典的两难问题,也犯了“决策目标飘移”的错误,人掉到水里,当然是先救人,救上谁就是谁啊。
想要实现一个长远的、艰难的目标,你一定会遇到不止一次的“目标飘移”。
上次我写了一篇介绍上海“居转户”的文章,后台有人求建议,说自己的职业比较特殊,需要户口打破“天花板”,他研究后,发现最快的方法是到国外选择一所野鸡大学,上一两年学后再“留学落户”。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目标飘移”,为了职业发展去寻找落户,但在落户的过程中却打破职业发展的连续性,偏离最初的目标,变成了为落户而落户。
人生是由一个又一个决定组成,如果大部分的决定都顺着决策时点的利弊,你就像飘落在风中的叶子,不知道下一步会飘向何方。
职业发展的五个建议
那么,在职业发展的问题上,怎样才能做到“模糊的正确”,并防止目标漂移呢?我总结了五点:
1、第一件事是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这是“模糊的正确”理念中,代表“正确”的唯一因素。它通常是基于自身因素和外部条件,自身因素包括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人生价值,外部因素包括职业的薪资待遇、发展前景、成长环境。
然并卵,很多人可能在这一关就卡住了,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怎么办?
没问题,这种情况本身就可以用“模糊的正确”的方法去得到。不过,这是一个大话题了,我将在这个系列的第三篇详细说明,同样以职场上问题为例(大家也可以提一些你遇到过的失去方向和目标的困惑)。
2、在职业发展中,遇到任何难以选择的困境时,都要回到那个“正确的”原点,从这个目标的本义出发,穷尽你所有资源,实现单点突破。
比如说,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创业,那么,当你面临着“高薪但更专职化的职位”和“低薪但更接触市场等创业的资源”时,你就应该选择后者。
3、很多“聪明”人会为自己规划很多“曲线救国”的路径或“一举两得”的事,比如上例,有人会想,我可以先做那个高薪的职位,积累了资本后,再回头做“接触市场等创业的资源”的事情。
但事实上,一个过于迂回的路径,加上一个本来就很困难的任务,再加上这么想的人,性格中必然有易妥协的一面,结果99%是迷失,因为这样做是在模糊自己的目标。
4、奉行“模糊的正确”的人,常常要放弃短期内更有利的机会,做更笨的事,所以常常让人觉得是一个失败的人。
在同事努力做业绩时,你更在意与某些客户保持私人关系,导致你的业绩上不去;
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业务过度投入,其他业务保持将就;
领导觉得你工作心浮气燥,总是关心一些与执行层无关的问题……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模糊的正确”追求的是把所有“微小的正确”朝同一方向积累,直到达成目标,而中间的所有问题都无伤大局。
5、要达成大目标,需要先拆成小目标,这一点大家都会。但拆细小目标常常无法拼成大目标,因为“小目标”很容易让人产生“目标飘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