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入职3年,我成了一颗不会哭的螺丝钉”

者 | 温听

来源 | 智联招聘(ID:zhaopin-com)


前不久,《奇葩说7》辩题“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起来”击中无数人,该话题在微博已超10亿阅读,引发20余万人讨论。
 
职Q 社区中,职友们针对这个灵魂拷问也各抒己见,其中认为“该藏”的占据多数。
 

成年人的崩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覆盖有关于事业、家庭、儿女、父母的各个方面,你永远也猜不到成年人的心理防线会被哪一根稻草突然压倒。
 
职场人就更难了,躲得过老板60s的语音,躲不开周末强制参加的团建,生日加班还要努力掩盖委屈,告诉自己该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其实,崩溃往往是藏也藏不住的,无论怎么选都不会使崩溃得到改善。尤其是职场人的崩溃,藏与不藏不重要,如何面对已经出现的情绪问题才重要。
 

职场人的情绪病

有哪些典型表现?

 
1、过度克制,被“完美”束缚
 
有海归背景的陆冬刚回国工作时,因不适应国内工作方式经常出错。每次被指出疏漏所在,他都会在工位上一边红着脸、一边捏出一篓纸团,觉得“金牌学历绝不能出丑”。
 
没过多久直属领导找他谈话,出乎意料地没批评他业务不精,反而是说他太“端着”、看不到面具下的真实反应,不敢委以重任。
 
职场中融入一个新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磨合。陆冬总想着自己要以完美姿态示人,不能让同事看笑话、不能授人以柄,明明被批评很难受了,也不向上沟通,而是藏着憋大招,亲手阻隔了产生积极碰撞的通道。
 
过刚易折,精神时常处于紧绷状态,是无法高效工作的。克制已经产生的情绪,终会迎来一场更激烈的爆发。
 
2、时常失控,放任负能量释放
 
我人生第一份工作的第一个领导,就是一个无法控制情绪的人。
 
与她对坐的我,每天亲历她摔5次鼠标、砸8次保温杯的场景,共享桌面震动。同办公室的每一个人,都听过她对工作事项的吐槽和突如其来的家长里短。
 
后来我得知,她的职级好几年没有升过。大多数人对她的评价都是:“某某某人还行,就是脾气差了点。”这太悲哀了,如果不是业务尚可,估计早就被群起而攻之。
 
这或多或少给我留下了阴影,却也时刻提醒着我——不要变成那样的人。
 
公司不是谁的私密场所,没人有义务做你负能量的垃圾桶。兀自表达是职场道德缺失,不仅给自己贴上“情绪化”标签,还会给他人徒增负担。
 
3、麻木倦怠,习惯性回避交流
 
压抑与过度宣泄情绪都是不可取的,但更可怕的是戒掉情绪。
 
李诞说,成年人的崩溃,是从“算了”开始。可戒掉情绪的人连“算了”都不会说,而是在加班制度、中年危机、儿女父母等压力席卷下,直接脱敏了。他们只管披甲上阵,从来不发一言。
 
我们常说,职场人最可贵的品质是情绪稳定,但这并不等同于把人机械化。
 
当你上班恍惚,下班无措时;当你加班半个月、就连生日还要被召回,想哭却哭不出来时;你会发现“假装稳定”让人失去了情绪感知,甚至会诱发更深度的焦虑。
 

关注情绪健康

从这3点做起

 
1、进行精力管理,树立成长型思维
 
朋友林里是一个典型的“操心命”,生病绝不请假,即便被勒令去医院挂点滴,也要时时追问办公室情况,把自己和同事都搞得焦虑不已。
 
她不情愿地休假三天,回到公司后发现一切如常,自己并非不可替代,原来公司少了谁都转。
 
直面职场情绪的第一步,就是接纳自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再去找寻焦虑来源,针对性地做阶段对抗与复盘,并预留适当放松时间,甚至允许自己在试错中成长。
 
这便是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思维”,在解决情绪问题中的一种具体演化。
 
很多时候,外界没有逼你迅速成长,反而是个体过分自我苛责。不要总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职场中的自我精进,还是要稳扎稳打慢慢来的。
 
2、与环境建立共情,“去私人化”表达
 
负面情绪不能掩藏,也不能任由释放,因为只要情绪崩过一次,你就会允许自己不断地崩下去。
 
既然负面情绪需要可视化,那么该如何合理表达?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思考你发脾气是为了什么,你期望达到一个怎样的局面,想达成愿望除了释放负能量,有没有可替代手段。
 
其次,要重视他人感受。切忌以自我为中心,说话之前预留10秒时间,设身处地为同一环境的其他人着想,规范职场形象,以求平衡。
 
最后,要尝试摆脱依赖。表达背后是渴望安慰,还是力求问题得到解决?适当倾吐很重要,但丧失处理负面情绪的自主性,否则下一次情绪来袭,还是不知所措。
 
关注当下,不为已经发生的不愉快过多耗费精力。减少一些内心戏,坦然接受负面情绪所携带的能量,利用它来强化内心。
 
3、纠正越界的结果导向,规划解决路径
 
在观看这场辩论时,我问闺蜜会站反方还是持方。她说:“你别问我藏不藏崩溃,我太累了,打工人不配。”
 
我们为什么时常觉得累?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了过度以结果为准绳,先把一件事赶快做完,再迎接下一件事,不问自己得到或失去什么。久而久之,习以为常,便也感受不到自己情绪感知能力的弱化。
 
一颗失去思考的螺丝钉,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也不知道去向何方。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场公开演讲,小红书人资负责人在讲述中首次公开小红书的人才观:要找有“少年气”的“成年人”。“少年气”意味着初心不改,“成年人”标志着有能力向前。两种品质兼备,才可能有一番作为。
 
因此,要想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不能靠“扮演”,而是努力找寻你与世界的联结。
 
第一步,保持开放心态。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积极自我暗示:去相信你不曾相信的,去理解你过去反对的。逐渐打开认知的边界,恢复自己年龄段该有的活力与自信。
 
第二步,建立一个小分界线。做好能力预估,锚定一个分界线,以此判断自己底线到底在哪,适当时机要暴露出来。不给自己找麻烦,也让共事者知晓你的禁忌点。
 
第三步,分解并实施目标。有了底线参照,再去设定目标并分解量化,逐步去完成,体会个个击破的成就感和掌控感。再次基础上,多做产生幸福感的小事加以调控,制造不延迟的快乐。
 
不要以回避交流、不参与其中来试图使情绪消失。逃避不算可耻,但肯定没用。
 
情绪失控是崩溃的前奏,职场人的情绪不可生硬压制,不能无端释放,更不能被透明化。
 
减少崩溃瞬间,从正确对待自身情绪开始,愿每个职场人都能轻装上阵。

地址:地址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180号齐鲁国际大厦C901室 地址二: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黄金时代广场F座2110

人事部电话:15689695868

销售部电话:18366146058

财务部电话:15621881585

Copyright © 2018 - 2020 济南新梦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宇霞信息 备案编号:鲁ICP备16033714号-2 

 在线留言
姓名:
电话:
内容:
 
0531-82358150全国统一热线电话